關於薪資下降-另一種看法

最近ptt一篇很夯的文章,看完之後頗感慨。

台灣經濟發展是累積數十年以上-從5x年開始,到8x年算是結果。在發展初期,人力成本低廉、土地取得便宜,於是外商/本土廠商願意在台灣投資設廠(當時還有冷戰問題。)使得工作機會多於工作人口,當時是「事求人」,薪資處於上升階段,但也因為「開花結果」的關係,導致民智開啟-環保議題、薪資上揚...等。


同時從7x年開始,大陸開始經濟改革,人力成本低廉,外商/本土廠商逐一停止投資台灣 ,開始外移到對岸..,於是 當工作機會少於工作人口,變成「人求事」,薪資想高?

在我工作約3年後,遇到一個從某電子業出來的工程師說勒一件事情:「在台灣的產線,要有99.9%良率,產線才會賺錢,不會虧本。但是移到大陸,只要有75%的良率,產線就可以賺錢。」

對當時只能賺管理財,而非智慧財的台灣多家電子OEM/ODM廠而言,外移是維持競爭力的選擇,也順勢配合國外上游廠商的要求。

簡單說,七年前,聘請一個台灣製造業勞工的薪水可以聘請 至少3~4位大陸勞工,又剛好大陸有著人口紅利(不論、製造或消費),那麼只要拼出貨量,創造高額營收,良率放低75%是可以賺錢,還可以賺很大。只是隨大陸勞動法新制上路,..環保意識抬頭等相關因素,使得薪資上揚,...等,台灣代工廠商換地方發展,比方移到大陸內陸或者東南亞 。

老實說,大陸沿海的發展過程,不過是台灣的歷史重現,也可以說是類「日本經濟發展的歷史重現」
(台灣代工廠,毛利率從20% 到毛三到四,有一部份反映這樣的因素。

總之,在一個超級多數人口的國家旁邊,產業結構如果太過相近,薪資被同化-是早晚的事情。(順道 猜猜 東亞 下一個擁有人口紅利的國家是??

那為什麼 台灣受「電子產業和代工業下滑」的影響會這麼大呢?
用歐洲的丹麥比較-以土地面積計算,兩國的土地面積差不多。
(先不考慮地形差異,因為加進來的話,可能覺得台灣可能不是寶地,丹麥才是

人口數,台灣目前約2300萬,但是丹麥人口數約台灣的1/4左右。

以單純的供需原理來看,哪個國家要提供較多的就業需求,才可以養活人民的肚子,給於足夠高的薪資水平?又是哪個國家的製造業外移後,受影養比較多?

只能說 人口密度太高的時候,要快速養活這塊土地上的人,最佳外掛的選擇是一定是製造業。當然,這樣比是不公平,畢竟兩國產業結構有差別。

回頭來看台灣現在的問題-如果聘了兩個大陸「大學生」,產值/能力小於或等於一位台灣「大學生」,但總薪水又少於一位台灣大學生薪資(大陸平均物價水平低於台灣很多,尤其大陸西部)(大學生,可自由替換其他名詞)

在「無良」或「慣」老闆腦袋中,在兩個產業結構相似的國家中,會怎麼思考「設廠」及「遷廠」的事情呢?那麼,晶圓代工廠會跑來台灣,也是蠻好理解的-因為台灣的師程工願意三班制加班,薪資水平也低於歐美國家。

老實說...不論 b0q or b8q 誰當,都是面臨薪資下降,也無法解決。
薪資下降趨勢開始是在2000年前後,只是在初期,台灣電子業用股票分紅美化了薪資總額。在相關法規修正後,為了保障外部股東權益,不能再以股票分紅美化帳面上的薪資,因此電子新貴變成了電子新跪。

簡單說,責怪 現任總統沒有辦法挽救薪資,不過順道打到前任執政者。因為在2000~2008年之間,我也常聽到薪資下降到9-->10-->11年前的新聞,現在不過是「顏色」互換而已。

孩子們,這是現實世界,如果花時間看東看西,然後,東抱怨,西抱怨,卻不願意加強自己的就業能力-語言能力及專業知識。

很容易被取代或是低薪收入!!!

發佈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