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展]-該怎麼告訴他們堅持下去呢?-part 6 -圓滿大結局?!

5月18日 花東區47屆科展正式開始,最後的結果

  • 第一組:做迴旋標 花東區-物理組 佳作

  • 第二組:做磁動力船 花東區-應用科學組 優勝..進入全國賽

  • 第三組:作表面張力 花東區-物理組 優勝..進入全國賽

目前的感想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意外

1. 得獎數目與名次的意外

我沒有想到會搞出類似滿貫全壘打的得獎紀錄而且還兩優勝一佳作,講實話,我有點心虛。

我當初的預估應該是第一組最多佳作,第二組最多優勝,第三組....應該沒有名次。

因為就我之前看到的科展報告(第一次) 我不認為有足夠的深度,再加上沒有足夠實驗數據及學生的進行科展實驗態度並沒有十分積極。

既使我知道他們的題目非常的討喜或該說是相當創新。在當下,我不認為可以得到名次。也許在被我狠很罵之後,有好好的去找相關資料補強及臨場反應讓評審的教授感到滿意,因此獲得了名次

而第一組雖然相當積極,雖然有軟體Tracker與Gnuplot 的幫助,可以定量處理迴旋標軌跡,但是讓走向偏離物理,趨近於工程。所以~~...

而第二組則是著重在於「應用」因此在應用科學組拔得頭籌。

總觀來說,其實名次會取決於評審的喜好與報名組別差異。評審教授們也相當技巧地瞭解科展過程是否是學生自己動手作還是老師或是其他人動手操刀,因此評審過程多半單刀直入的詢問關鍵地方或是要學生自己展示。

2. 獎金的問題-飲水思源

在前兩次帶領學生參加科展的時候(44屆、45屆)(非數理班),學生在得獎之後,這兩屆的學生會先問我要怎麼分配獎金。基於獎勵學生,我向來都是平均分配,也不曾收入自己的口袋。

只是這次的狀況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三組學生並沒有來問我,而是我主動詢問 Orz.

路上,我就在想:科展不是學生一人獨力完成的科展的起頭包含事前的教育、科展題目選定以及製作過程不乏老師的指導與時間的犧牲甚至是金錢上的損失。舉例來說,我們生物科今年也獲得優勝,但是製作科展其間,生物老師開車帶學生跑遍所有東海岸。汽油不是不用錢,而這部分的錢卻無法向學校報公帳。

當然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是否需要這樣「小心眼」。因為我在指導45屆科展同時,學校另外一個生物老師也是遇到同樣的狀況,她反而看的很開。

我單純的覺得-不能因為得獎了,就認為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而忽略其他人的幫忙。也如同我在學校狀況一樣,如果不是校長與自然科全體同仁的經驗指導,甚至默許我將書報討論室變更為自己理想中的專科教室,我也不可能有這麼好的成績。

而本來打算另外請他們吃吃喝喝一頓的我,也沒有心情。就回高雄好好的睡一覺,反正我這個星期也忙得快暈了。

發佈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