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頓環色彩實驗-論「書本的正確性」

不論在國中理化及高中物理中的光學都說明一件事情:陽光經過三稜鏡折射之後,會色散成七個色光。

而牛頓則是利用相同的原理將色光再一次混合回原來的白色光。也因此有著牛頓環的實驗出現-將分離的七色光快速旋轉後,利用視覺暫留效應達到白色的視覺
參考連結:http://www.tnajh.ylc.edu.tw/~ldc/Light/Newton%27s_Disk_Color_function.swf

在生物的觀點來看,著重的是 光的頻率(波長) 對眼睛的影響,因為在眼睛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具有三種的視覺色素細胞-視錐細胞(紅、綠、藍)可以對不同頻率的可見光產生反應,這些色素細胞在吸收光譜上有重疊。腦部對於中間色彩的認知是來自兩種以上的視覺色素細胞的刺激強度差異來決定。

所以再考慮視覺暫留的現象,牛頓盤的實驗是可以成立的,有一個小學生做的科展實驗,則是討論牛頓環  XD
參考網址: http://www.ntsec.gov.tw/activity/race-1/42/pdf/c/1/080108.pdf

然後,我在大陸網頁有看到另外一份資料
參考網址: www.cdhtxx.com/Article/Class5/Class97/200612/520.html

該怎麼說-.-?  原來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接受到書本錯誤的說法(部分錯誤) 我自己最近查了相關的普物書籍-(Harris Benson著)及物理發展史的書籍。才發現一般坊間科普書籍甚至課本都認為七色光等比例混合就可以形成白色.... 其實,不等比例混合才能夠形成白色

同學也自己親自操作一遍 
根據我的實際操作結果,七個顏色的色盤轉起來會比較偏紅,不過因為我用的是12cm的電腦風扇,不知道轉速夠不夠, RGB轉起來則還是紅色,推測應該是顏色不是標準的RGB導致的。用接近CMY的顏色去轉,這時候就比較偏向白色的結果。如果亮度不夠,應該也要是接近灰色啊~  Orz

所以~課本一定對嗎?其實不一定阿~既使多數人編輯出來的課本也是一樣。所以權威是可以被懷疑的!只要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再加上適當的方式。就可以去推翻之前錯誤的知識。想這也是科學可以持續不斷進步的原因,所以沒有「絕對的真理」。

發佈留言

較新的 較舊